近日,印樂方丈結束在洛陽白馬寺長達二十年的住持生涯,履新河南登封少林寺。這一變動也讓擁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的白馬寺再次受到關注。
8月初,探訪白馬寺,所見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與許多知名寺院不同,白馬寺內幾乎看不到商業化的痕跡。沒有兜售紀念品或食品的攤位,也沒有自助販賣機。白馬寺一直以來都保持著這種非商業化的傳統,遊客需要自帶飲水食物。
寺院的寧靜氛圍得以維持:僧人們或在田間耕作,或於殿堂誦經;遊客們安靜地上香、參觀,互不干擾。在這炎炎夏日,白馬寺對遊客的關懷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寺院各處設置了免費的飲水點,由工作人員駕駛三輪車持續往返,及時更換被飲用一空的桶裝水。據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應對高溫天氣和龐大客流,他們一天需要供應超過60桶水,包括冰水和溫水,以滿足遊客的消暑需求。許多遊客感嘆,在偌大的寺院遊覽後,能及時喝上一口清涼的水,倍感舒適。
更令人暖心的是寺院竹林旁設立的免費茶捨。這裡提供普洱茶、綠茶、苦丁茶,不限量免費續杯,成為眾多遊客歇腳解暑的首選。茶捨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秩序井然。
洛陽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位於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作為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首座寺院,它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