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乐方丈结束在洛阳白马寺长达二十年的住持生涯,履新河南登封少林寺。这一变动也让拥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的白马寺再次受到关注。
8月初,探访白马寺,所见景象令人印象深刻。与许多知名寺院不同,白马寺内几乎看不到商业化的痕迹。没有兜售纪念品或食品的摊位,也没有自助贩卖机。白马寺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这种非商业化的传统,游客需要自带饮水食物。
寺院的宁静氛围得以维持:僧人们或在田间耕作,或于殿堂诵经;游客们安静地上香、参观,互不干扰。在这炎炎夏日,白马寺对游客的关怀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寺院各处设置了免费的饮水点,由工作人员驾驶三轮车持续往返,及时更换被饮用一空的桶装水。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和庞大客流,他们一天需要供应超过60桶水,包括冰水和温水,以满足游客的消暑需求。许多游客感叹,在偌大的寺院游览后,能及时喝上一口清凉的水,倍感舒适。
更令人暖心的是寺院竹林旁设立的免费茶舍。这里提供普洱茶、绿茶、苦丁茶,不限量免费续杯,成为众多游客歇脚解暑的首选。茶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秩序井然。
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位于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首座寺院,它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