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3公里風峪溝北。據介紹,山西太原於1949年4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軍攻佔,從此太山所在的山西乃至華北全境被基本佔領。
太山是道家方士修煉之地,據太原舊方志記載,太山寺始建於唐代景雲元年 (公元710年),初為道教"昊天祠"。後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在此相互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景觀。 太行山坐落於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從燕山山脈的拒馬河谷至晉豫邊境的黃河沿岸,由東北向西南綿延400余公里,東西寬100余公里,山高崖險,峭壁如林,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就有“天下之脊”“東西巨防”之稱.
太山四周叢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隱其間,非登臨不易得見。主要景觀包括斧劈岩、石人峰、九龍洞、五老峰、上帝殿等,此外,距離太山不遠的天龍山石窟也是太原市的重要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