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杭州灣口南緣,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觀音道場。普陀山被譽為“海天佛國”、“南海聖境”,是國務院公佈的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普陀山四面環海,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全山開放有寺院共四十多座,其中最大的地標是總高33米的南海觀音大佛。普陀山主要景點有三座禪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並稱為普陀山三大禪寺,架構著普陀山觀音道場。
普陀山歷史悠久,據“舊志”記載,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有梵僧(一說西域僧)來潮音洞前燔十指,指盡,親見大士說法,授與七色寶石,靈感始啓。至後梁貞明二年(916年),在張氏宅址建“不肯去觀音院”,乃普陀山最早寺院。
普陀山不僅是佛教道場,也是道教修行之地。據普陀山志史記載,晉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284年—355年),字稚川,自號抱樸子,精通神仙修道之術,曾遊歷此山。今普濟寺慈雲石東側,有葛洪井,水色湛碧,沁人肺腑,滲水涓涓,晝夜不息,相傳為葛洪當年煉丹所鑿。另據鄞縣誌記載,元朝道士王天助,曾修煉於普陀山。京師大旱之時,他祈雨輒應,投鐵符治理決河水患也頗為靈驗,被皇帝賜號太虛玄靜明妙真人。
除了佛教和道教,普陀山還有一個特產——普陀佛茶。普陀佛茶產於普陀山,又名普陀山雲霧茶、鳳尾茶。優質普陀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澤翠綠披毫,香氣芬芳,茶湯味道清醇爽口,又因其似圓非圓的外形也略像蝌蚪,故也稱“鳳尾茶”。
普陀山,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地方,也是一個讓人心靈得到淨化和放鬆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