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不僅是大棗成熟的季節,更是通過食棗調養脾胃的佳期。棗在中醫理論中有“脾之果”的美譽,古籍《本草再新》記載其具有“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的功效。

夏季濕熱易導致脾胃功能不佳,而入秋後出現的“秋乏”與“秋燥”,更可能使人體消化能力減弱。適量食用棗類,能輔助脾胃運化、養血安神,對緩解季節性不適有良好幫助。

食用方法方面,建議每日以3至5顆為宜。鮮棗最好在飯前一小時食用,不可過量;乾棗則可蒸熟、泡水或入湯,這樣更有利於發揮其健脾養血的功效。

需要特別注意是,高血糖人群、體質偏燥熱或痰濕者、易水腫人群以及處於感冒初期的人群,應謹慎食用棗類,以免引起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