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稀世珍宝中,有两张工艺登峰造极的象牙席。它们由长度40至60厘米、宽度仅0.3至0.5厘米、厚度堪比薄纸(约0.03厘米)的纤细象牙条,以精密的人字形结构编织而成。席面光滑匀称,纹理细密,色泽温润柔和,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依然能舒卷自如。为衬托这份洁白,席子背面衬以典雅的枣红色绫缎,四周更饰以蓝色缎边,尽显宫廷华贵。
如此精妙的象牙席,制作难度极高,耗费工时巨大,对珍贵象牙原料的利用率却很低,导致造价异常昂贵。正因其奢靡,雍正皇帝在1734年特下谕旨,明令广东督抚停止象牙席的制作与采办。
其中一张象牙席的发现过程充满戏剧性。1978年,故宫保管人员在清理库房中一批待处理的废弃草席时,意外从一个严重霉烂的席筒内,发现了这卷珍贵的象牙席。现场众人无不惊讶,纷纷推测其缘由:有人认为是存放者一时疏忽将其混入草席;更多人则倾向于认为,这可能是当年宫中太监或官员意图将其藏匿于草席中盗运出宫,却因未知缘故未能成功,最终使这件稀世珍宝阴差阳错地留在了紫禁城深处,得以幸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