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山公园,原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社稷神的重要场所——社稷坛,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祭坛,以其五色土象征九州大地,寓意天下统一。
乾隆皇帝曾题词“物备九州贡,土分五色方”,彰显其文化与政治意义。
1914年,社稷坛被改造成北京首个城市公园,并更名为“中央公园”。
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拜殿(今中山堂),两年后为纪念他,公园正式定名为中山公园。
在民国时期,这里不仅是文人雅士聚集地,鲁迅曾在此翻译书籍,也是进步人士活动的重要场所。
如今,中山公园每年春天举办郁金香花展,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
近期修复开放的“一息斋”向公众展示了公园的历史沿革,同时提供文创产品供游客选购,成为了解北京城市文化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