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山公園,原為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社稷神的重要場所——社稷壇,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
這座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祭壇,以其五色土象徵九州大地,寓意天下統一。
乾隆皇帝曾題詞“物備九州貢,土分五色方”,彰顯其文化與政治意義。
1914年,社稷壇被改造成北京首個城市公園,並更名為“中央公園”。
1925年,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曾停放在拜殿(今中山堂),兩年後為紀念他,公園正式定名為中山公園。
在民國時期,這裡不僅是文人雅士聚集地,魯迅曾在此翻譯書籍,也是進步人士活動的重要場所。
如今,中山公園每年春天舉辦鬱金香花展,至今已有三十年歷史。
近期修復開放的“一息齋”向公眾展示了公園的歷史沿革,同時提供文創產品供遊客選購,成為瞭解北京城市文化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