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動物園位於省城東北隅的臥虎山上,距市中心6公里,佔地面積79.36公頃(1190.41畝),地形地貌為東南高、西北低,東西直線長約5華里,南北平均寬約2華里。全園有各種動物品種170余種,3300余頭(只);各種植物70余種,30余萬株,草坪面積6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了85%以上。
太原動物園前身創辦於民國初年,當時在省博物館飼養並展覽的動物有1只狼,1只豹,1只瞎眼孔雀,1頭五條腿的牛和2只猴子。後由於戰亂,僅有的幾只殘缺不全的動物,有的被宰殺,有的被餓死。 1現太原動物園的前身是太原市臥虎山公園。臥虎山公園坐落在臥虎山上,佔地面積71.47公頃 (2013年太原動物園總佔地面積達79.36公頃1190.41畝),分前山與後山兩部分,其中前山約40公頃,後山約31.47公頃。臥虎山一直被視為古城太原的北門戶,地形地貌複雜多變,東北高、西南低,海拔816〜889米,相對高差73米,呈丘陵土山狀。
截至2021年,全園分為鳥類動物展示區、靈長類動物展示區、大型動物展示區等11個動物觀賞區,有大猩猩、長頸鹿、大象、褐馬雞等珍稀野生動物以及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250多種,共計3600多頭。
太原動物園是山西省唯一集動物科普知識教育、飼養展覽、疫情防控、疾病預防治療和野生動物異地保護功能為一體,兼具綜合性服務接待職能的專類公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示範基地,也是打造華夏文明看山西的一流旅遊景區和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