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圍場是河北省的一個歷史名勝,位於承德市西北部,距北京350千米,距承德150千米。它是清朝皇帝為了狩獵和軍事演習而設立的一塊封閉的獵場,佔地73萬公頃,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圍場。木蘭圍場的名稱來源於木蘭河,這條河流經圍場的中部,是清朝皇帝在圍場內的主要水源。
木蘭圍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當時這裡是蒙古部落的牧地。清朝順治帝在1644年入關後,將這裡劃歸清朝所有,並在1651年正式建立木蘭圍場。從順治帝到乾隆帝,清朝皇帝每年都會在秋季來到木蘭圍場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狩獵和軍事演習,以展示皇威和練兵之用。
木蘭圍場內有許多皇家建築和碑刻,如御制碑、摩崖石刻、祭壇、寺廟、亭台等,反映了清朝皇家文化和藝術的風貌。木蘭圍場在1982年被列為河北省第一至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屬於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類型;2013年5月,位於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隆化縣的木蘭圍場御制碑、摩崖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歷史文化遺產外,木蘭圍場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這裡擁有中國第一大人工綜合林帶,森林覆蓋率達80%,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木蘭圍場內有多種珍稀植物和動物,如紅松、樟子松、金錢松、山茶花、紫玉蘭、白樺、梅花鹿、馬鹿、野豬、野雞等。木蘭圍場也是一個旅遊勝地,每年吸引眾多遊客來此觀賞森林草原的美景,體驗狩獵文化和民族風情,參與各種戶外活動和休閒娛樂項目,如滑雪、騎馬、射箭、攀岩等。
木蘭圍場是一個集歷史、文化、自然和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景區,是河北省的一張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