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是中國的著名地標之一,位於北京市中心。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當時稱為“承天門”,後來在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改名為天安門。天安門佔地面積為4800平方米,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城樓長66米、寬37米,頂部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達34.7米。城台下有五個券門,其中中間的券門最大,過去只有皇帝才能由此進出。

天安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政治意義。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此外,天安門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發生地。1961年,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天安門廣場有四個時間節點可以選擇,分別是升旗、上午、下午和降旗。如果升旗時間段約滿,可以選擇預約上午的時間,因為這個時段安檢不太嚴格,進入的機會較大。如果您想觀看升國旗儀式,建議提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網”上查詢當天的升旗時間,越早到達,位置也會更好。

在天安門廣場,千萬不要跨出隔離線。廣場前有許多士兵在巡邏,按照正常的參觀流程拍照留念即可,不要隨意走動或跨出隔離線外拍照。如果時間充裕,可以早起前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天安門廣場是中國的象徵之一,是值得一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