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位於江西省萍鄉市東南,自古與廬山、衡山並稱為江南三大名山。武功山面積達260平方公里,具有國內極其罕見的旅遊資源,其類型與特色被專家概括為山景雄秀、瀑布獨特、草甸奇觀、生態優良、天象稱奇、人文薈萃24個字。

景區分為金頂、九龍山、發雲界、靈芝峰四大景區。區內10萬畝高山草甸,碧波連天,一望五際,靈芝峰石筍參天、十八五月紅岩、古游羅潭等高山瀑布群數量眾多,被譽為千瀑。武功山數量眾多的落葉木臉、千年銀杏等珍稀瀕危古樹群集巨型靈芝,更體現其生態的優良。

武功山最早叫瀘瀟山。晉朝時期有一對武姓夫婦,他們居住於此且武藝高強,前來拜師學藝的人絡繹不絕。於是他們在這裡開宗立派。而瀘瀟山也就改名為武公山。在南朝陳武帝時期的侯景叛亂,當時歐陽將軍領兵勤王,不料在武公山中計被包圍,情況十分危急。夜裡將軍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老人向他傳授破陣之法。將軍醒來細想發現此法真的可行,由此大獲全勝而平定了叛亂。陳武帝為了表彰歐陽將軍和武公山的功績,把山名改為"武功山"。